对于“寸土寸金”的主城区街道来说,土地“紧缺”与“沉睡”的矛盾相伴而生——一方面是增量土地紧缺,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存量土地“赋闲”,利用低效。对位于南京三区交界黄金地段的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来说,这种矛盾表现尤甚,亟待破解。
近年来,以全市首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为突破口,赛虹桥街道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细算“亩产账”,盘活多幅低效用地,打开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街道连弈三招“先手棋”,初步实现“唤醒一块低效地、培育一个创新产业集群”效应。通过“点土成金”,不断弥合与周边板块发展落差,有着主城“长三角”之称的赛虹桥“宝地”正在加速崛起。
唤醒沉睡地,盖起“亿元楼”
气派的双子塔摩天大楼,漂亮的花园式园区,先进的太阳能光伏照明……位于凤台南路南河之滨的天合广场于去年10月建成交付,是雨花台区最高的地标建筑,也是南京市运作的第一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
“换作几年前,想都不敢想。”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产业园总经理陈日海回忆,天合广场所在的省供销社地块,原为省果品控股公司1993年取得的商业用地,占地20多亩,以仓储功能为主。地块闲置后,被租给数十家木材经营铺,不仅环境脏乱差,而且“几乎不产生一分钱税收”。2015年,赛虹桥街道将该地块申报为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再开发主体为原土地使用权人。经历拆除整治、动工建设,原地建起120米高的28层综合商务办公楼,建筑总面积约10.8万平方米。除45%自持部分外,省供销社将剩余部分对外招租,目前已成功引进苏合集团、苏果超市总部等总部企业,以及江苏省果品控股公司、闻府实业、夜上海餐饮等十余家优质企业。记者在现场看到,今春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已经复工复业,全省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已经入驻。
唤醒沉睡地,平地起高楼,不仅使省供销社国有资产大幅增值,还让街道凭“空”多出一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围绕‘农’字做文章,园区将打造千亿级总部经济园区。”赛虹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杨浩介绍,该项目地处黄金地段,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省供销社将其作为“新供销、新形象”的一体化产业平台,围绕产业上下游招商,未来有望打造成税收“亿元楼”。
低效地变高效地,在全国供销社系统,南京天合广场也属首例,具标志性意义。负责园区运营的陈日海介绍,项目成功经验吸引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相关领导前来考察调研,安徽、青海、云南等地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引育产业群,“贫地”变“沃土”
曾经地处南京郊区的赛虹桥,聚集了中牧实业、南高齿、同仁堂、南京玻纤院、南京自行车厂、火柴厂等十多家央企、国企,一度工业发达;随着近年来主城扩大,工业外迁,不少企业留下“地方管不了”的老厂区,部分改制企业落下老旧职工宿舍不管,赛虹桥手握一手“烂牌”,街道想发展却苦于没有空间。
如何将烂牌打好?“以亩产论英雄,向存量要增量,盘活低效土地资源,成为街道打破发展资源瓶颈,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必由之路。”赛虹桥街道办事处主任薛伟说。低效用地再开发,难就难在原土地使用权人、土地再开发人、政府三方的利益分配平衡,由于没有先例借鉴,相关政策细节还在落地中,街道只能在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两头跑,在摸索中不懈推进。省供销社地块“首吃螃蟹”,一举达成多方“共赢”:企业资产增值,政府税源增加,产业脱胎换骨,周边城市面貌和品质都得到极大提升。
省供销社地块的成功运作,让周边企业开始“眼红”,赛虹桥街道顺势而为,积极将这一经验模式被推广到辖区多地,又有3个地块被列入南京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计划,一批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冒尖:位于软件大道与凤台南路交叉处的中国通信服务智慧产业研发基地项目,原本是一处4层老旧楼房,由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控股公司运作,计划投资8亿多元,将打造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智慧产业研发基地,形成新的地标建筑和通信产业集群,预计6月底开工;南京玻纤院地块,正在进行设计方案调整,将依托“国家队”资源,计划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中国建材国际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省设备安装公司安德门地块,规划用途为商办用地,也在加快推进,即将变身产业创新高地。
低效用地再开发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志在长远”。赛虹桥街道通过周例会、月碰头会,提供全程代办的
保姆式服务,全员都是项目招商“服务员”。通过以企招企、以商招商,调动驻地大企业积极性,整合其背后创新资源,力争“唤醒一块低效地、培育一个创新产业集群”,将一块块“贫地”变成大企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蓬勃生长的“沃土”。
“大市场”蝶变,老城区转身
地处中华门外,建邺、秦淮、雨花三区交界的赛虹桥,赛虹桥立交枢纽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城市道路立交,辖区盘踞着10余个建材“大市场”,不少地块涉铁、涉军,宁芜铁路沿线甚至一度成为“三不管”地带,与一河之隔的建邺河西新城相比,形成了鲜明视觉落差。
死棋盘活,只有靠优化组合资源配套,再造产城。除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赛虹桥街道近年来梳理辖区可利用土地,通过与铁路部门协商洽谈,大力整治铁路沿线大市场,陆续关停亿源装饰城、跨世纪、军港等知名建材市场,拆除后规划为社区服务中心、道路扩建、教育等公共设施。因大市场整治之便,彻底整治拓宽出新的凤台南路,作为全市首条“月季大道”刷爆了南京人的朋友圈,被跑友誉为南京马拉松的“最美赛道”。
除了大块头,边角地带也不忘“零敲碎打”。小行路6号,昔日破败的万里皮鞋厂变身为创业氛围浓厚的创E梦工场,目前已入驻
互联网+企业数十家。玻纤院路、菊花南路等背街小巷整治完工,尤家凹19号等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对长虹路片区等难点“开刀”,紫荆花路西延等工程也提上日程。
不经意之间,市民熟悉的赛虹桥正在悄然改变,伴随着大市场消失,新地标建筑崛起,城市天际线被扮靓,与周边板块的视觉落差正在减小。与此同时,通过腾笼换凤,税收贡献极低的“大市场经济”正在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取代。
“老城”赛虹桥华丽转身,即将迎来下一个“高光时刻”。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赛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汪丹彦表示,紧抓南京“121”战略、宁芜铁路外绕等叠加机遇,街道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四新”行动部署,在全面小康收官之年交出“赛虹”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