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苏州先后选派349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贡献了苏州力量。
纵观全国各地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可以看出,派出多少医疗队伍,背后是一定程度是整个城市医疗实力的综合体现。
但是,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医疗资源与城市经济体量不完全成正比,与城市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联系更紧密,传统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以绝对的优势占据最多最顶级医疗资源。
在以往的观念中,苏州的医疗资源,对比省会等城市处于绝对劣势,很难比肩。但比较了几个关键的数据,发现苏州的医疗资源在这几年悄悄赶上来了,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首先看医疗机构的数量。苏州全市现有卫生机构3380个,其中医院286个,牢牢占据省内第一位次。这个数据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程度,背后是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医疗资源的触角延伸到更多地方。可以说,整体来看,苏州在医疗资源的延伸上作出了很大努力。
再看医生数量来看。医院和高校是相辅相成的,医院提供大量临床样本来帮助高校学习研究,高校则为医院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高校资源不充裕,让苏州在医生引育方面“先天不足”。
但苏州凭借其不懈的努力和优越的宜居宜业环境,在引进卫生人才上一点也不含糊。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苏州有卫生机构人员数9.89万人。
最后看人均寿命。医疗资源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化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最新的调查显示,苏州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3.54岁。
当然,苏州的短板也很明显,就是非常关键的综合医院数据。这个数据体现在一个地区医疗整体水平的高原和高峰。2019年艾力彼主办的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发布了2018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在这份百强医院榜单中,苏州仅苏大附一院上榜。三甲医院方面,苏州也仅有7家。
教育、文化、医疗等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不是短期用GDP就能补足的。尤其是医疗资源这种技术与资金高度密集的公益性行业,除了大量开支,更需要长期积累。
3月9日,苏州在建设工作时指出,要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市三级医院数量增长50%、三甲医院新增10家的目标,不断建立健全“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水平领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大数据告诉我们,在医疗资源的布局和提升上,苏州一直很拼,也还有更高远的目标要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