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数据局设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迎来了空前新机遇。汕头市紧跟国家战略布局,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前不久“重磅”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探索数字资源确权规则,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建设,夯实数字经济法治根基。这一量身定制的“汕头特色”法规,将“护航”汕头经济特区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持续发力,先行先试,抢抓新机遇,抢占制高点,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的汕头样板。
开展新兴领域立法探索 抢占特区发展制高点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明确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实现路径。
顺应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近年来,汕头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把握机遇、力求创新,成效有目共睹。入选首批“全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名列广东省9个数据中心集聚区之一、获批省首批5G产业园……一个个喜讯传来,一点点印证这座城市为发展数字经济所作的努力,也一步步夯实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根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汕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支撑、创新动力等方面的欠缺和差距。找准短板,锻造长板,总结数字经济发展经验做法,巩固和发挥好现有优势,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成为当务之急。
“汕头通过立法推动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打造数字经济特区。”汕头市人大法制委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汕头市人大常委会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积极开展新兴领域立法探索,以促进型立法的形式,在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以促进汕头数字经济发展,更好抢抓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抢占特区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数字经济正以惊人速度改变着世界,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然开启。与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之道一样,新兴数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成功往往是多次跌倒后爬起的结果。建立试错机制,预留一定试错空间,正是此次《条例》的制度创新之一。对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包容审慎监管,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断试错中打造“创新基座”,助力寻求最终成功的方向。
立足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和华侨试验区重大战略平台等独特资源,《条例》鼓励汕头华侨试验区在数字经济跨境业务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先行探索,依托自身优势,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
政策配套提供法治支撑
助力汕头逐梦“新蓝海”
“《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探索服务海外华侨华人的数字资产确权机制,帮助海外侨胞在数字资产国际流通和交易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汕头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俊毅认为,此举将把海外侨胞通过国际通信紧密结合起来,搭建起通侨联侨“数字桥梁”,为在数字经济领域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为汕头三大国家级功能平台之一,华侨试验区一直瞄准自身定位,锚定数字赛道,布局跨境业务,蓄势赋能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对于试验区未来的发展,刘俊毅满怀憧憬地说,《条例》也将为本地加强国际通信应用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在确保国际通信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保障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国际数字业务,促进优势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过程,更是驱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双轮。汕头不断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构筑“数实融合”产业新高地,撬动潜能无限的“数字市场”。
结合特区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需求,《条例》锚定目标,整合资源,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发展跨境贸易、跨境
物流和跨境支付,促进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国际互认,推动数字贸易交付、结算便利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引导传统制造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强推广工业
互联网+服务平台、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在服务业领域推动构建数字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此次汕头开展数字经济立法,以政策配套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法治支撑,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构建全新的发展格局。汕头这一片发展沃土,正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得新机,在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疾驰前行,以创新为桨,扬帆逐梦数字经济“新蓝海”,全力打造新时代“数字”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