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有几只长脚鹬和反嘴鹬在水边休息,水中有只麻鸭妈妈带着11只小鸭子在游弋……”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的一大片湿地附近,新疆观鸟会鸟友刘颖望着镜头里的远处水面很兴奋,他已连续几日在此观鸟,收获颇丰。
“我们习惯叫这里水乡,这次来观测到20多种鸟类,光是各种鸥类就有数百只。”刘颖说,这里离市区20多公里,他连续多年来此地观鸟,今年是发现鸟儿数量最多的一年。
据悉,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六十户乡的生态渔村已被打造成一个以自然风貌为主的生态旅游景区,拥有千亩鱼塘,江南特色的水乡美景,吸引来各种鸟儿栖息。
在成片鱼塘连接形成的大片水域周围,是茂盛的芦苇和水草。刘颖说,他在远处设置好望远镜和照相机后开始观测,一眼望去,先看到一群群的燕鸥、渔鸥等各类鸥鸟,有的在水面嬉戏,有的在空中盘旋,还有的在岸边水草前驻足休憩。
此外,他还观测到在芦苇旁觅食的白鹭、黑水鸡在水面悠闲游着、在水中站立望着水面“照镜子”的长脚鹬、在水面嬉戏的白眉鸭……
让他惊喜的是,以往很少见到的凤头鸊鷉,这次他清晰地拍摄到它在水面展翅起飞的画面。
鸟类专家马鸣介绍,凤头鸊鷉为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雄鸟和雌鸟较相似,嘴又长又尖,从嘴角到眼睛长着一条黑线,脖子很长,向上方直立着,通常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
马鸣说,凤头鸊鷉是候鸟,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越冬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等地区,多活动在开阔的水面。而六十户乡的水域开阔,水草茂盛,这里可以供鸟儿筑巢栖息。凤头鸊鷉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昆虫、甲壳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这里的食物充足,也是引来凤头鸊鷉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