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鄂同心,江海共情。被称为“福将”的白衣战士们,兑现了他们战前的承诺,守护荆楚大地的人民平安度过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凯旋。昨日,泉州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结束休整如期返乡。至此,泉州94名医疗队员全部平安归来。
从凛冬到暖春,从大年初二无畏逆行,到百里长街依依惜别……大疫之下,这群人衣白袍、舍团圆,千里驰援,以命相护,无一退缩。如今,武汉与我们重逢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每一名为武汉战斗过的逆行英雄都值得铭记。
集结 出征,再出征 白衣执甲书写最美逆行
樱花烂漫,掩映逆行英雄无畏身影;长江奔流,诉说武汉人民不尽深情。“他们用生命守护这座城市,我们无以为报,一定要来为恩人送个行。”半个多月前,当医护英雄们撤离,武汉人民含泪送别。那一刻,每一名普通人都以自己的最高礼遇送别恩人,致敬英雄!
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从福建千里驰援的逆行者,已跟他们结下过命的交情。在他们眼中,挺身而出的医生、护士,早已不是普通人,他们是从天而降的英雄。
今年元月,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八闽大地,闻令而动。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个个滚烫的红手印,许下铁骨铮铮的誓言;一封封沉甸甸的请战书,彰显着泉州医者的仁心与担当。大年初二,泉州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组建完毕,在万家团圆之时,他们毅然背起行囊,上演最美逆行。
“韩琦出生地,多少英雄气。岂曰独赴险,身后众兄弟。”1月26日晚,福医二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晓阳,在出征前写下了这首诗。他第一个向医院报名参加医疗队,怕家人担心和紧张,只告诉家人是被抽中的。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其实他们也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他们也有牵挂,也有不舍,甚至也有害怕。
“先瞒着吧,不要让爸妈担心。”泉州市中医院的谢姊潼,大年初一刚在ICU值完班,初二就主动请缨驰援武汉。两边老人直到初十才知道她身在武汉,几次视频,老人都哭成泪人。
安溪县医院的吴萍萍和男朋友原定在大年初四订婚,初二上午刚去挑喜糖、买衣服。可转眼,她就提交了请战书,男朋友一边生气一边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医疗队出征当晚,6岁的女儿紧紧躲在陈夏容怀里,哭红了眼睛。陈夏容是一位二孩妈妈,家中还有2周岁的小女儿。她泪眼婆娑,轻声安慰女儿:“宝贝不哭,等妈妈回来!”
出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月4日,泉州第二批医护团队10名医护人员一小时集结,全部到位。除了领队蔡婉妮,医护人员都是年轻的88后,最年轻的潘诗娜出生于1996年,“我年轻,我愿意去一线!”
“病毒无情,医疗有爱!疫情在前,我自愿驰援武汉,不惜一切代价为抗击病毒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队中唯一的男生吴江斌庄严宣誓,他是一名90后,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他说他想给孩子做个勇敢的榜样。
星夜集结,精兵强将!2月19日下午,福医二院接到任务,当晚动员,次日清晨67名医护人员火线驰援。“妈,生日快乐!”次日上午,队员蔡绵绵临走前与母亲进行视频通话。几日前,队员陈梅婷的奶奶刚过世,转眼她又要奔赴最危险的地方,让双亲一再落泪。
一起逆行的还有跨国请战,飞越万里的尤德源。去年8月,尤德源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医学中心进修呼吸治疗,原计划为期半年。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常要用到ECMO(人工肺)。“这种时候,用我的专业技能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有召必回!”
医疗队出征当晚,6岁的女儿紧紧躲在陈夏容怀里,哭红了眼睛。陈夏容是一位二孩妈妈,家中还有2周岁的小女儿。她泪眼婆娑,轻声安慰女儿:“宝贝不哭,等妈妈回来!”
出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月4日,泉州第二批医护团队10名医护人员一小时集结,全部到位。除了领队蔡婉妮,医护人员都是年轻的88后,最年轻的潘诗娜出生于1996年,“我年轻,我愿意去一线!”
“病毒无情,医疗有爱!疫情在前,我自愿驰援武汉,不惜一切代价为抗击病毒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队中唯一的男生吴江斌庄严宣誓,他是一名90后,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他说他想给孩子做个勇敢的榜样。
星夜集结,精兵强将!2月19日下午,福医二院接到任务,当晚动员,次日清晨67名医护人员火线驰援。“妈,生日快乐!”次日上午,队员蔡绵绵临走前与母亲进行视频通话。几日前,队员陈梅婷的奶奶刚过世,转眼她又要奔赴最危险的地方,让双亲一再落泪。
一起逆行的还有跨国请战,飞越万里的尤德源。去年8月,尤德源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医学中心进修呼吸治疗,原计划为期半年。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常要用到ECMO(人工肺)。“这种时候,用我的专业技能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有召必回!”
再见 惜别春暖花开时 许下樱花烂漫的最美之约
春光正盛,万物可爱;幸得有你,山河无恙。从泉州到武汉,一千公里的距离,因为这场疫情牵起了难得的“缘”。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队员们结识了新战友,救治了数百名患者,也留下了一生的牵挂。
“每当深夜下班回家,在摆渡车上看到路过的一幢幢房子,越来越多的灯火亮起来了。我想,此时的他们应该也慢慢舒心了,因为武汉已经慢慢好起来了。我时常在想,那些再次亮起的灯火之中有多少是因为我们援鄂医疗队的到来而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有患者问我,‘医生,你们把那么危重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会不会很有成就感?’我笑了笑,‘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来到武汉的初衷,能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武汉人民,也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并不伟大,我们也是平凡人……”这是队员黄宗伟于3月19日写下的日记。
他说,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成为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或许再过一个17年,他儿子考上武汉的大学,那时候他们一家再来到这里,住在桔子酒店,吃着户部巷里的热干面,在长江大桥下走过,带儿子到金银潭医院,向他吹牛:“当年你老爸也参加了武汉的抗疫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战场……”
队员蔡莉珊每次穿上防护服,除了自己的名字,还会特意写上“福建泉州”四个字。她说,“这是我们的标志,也代表着一个城市对另一个城市的无私援助。” 在一次护理过程中,一位老伯便问:“泉州不是有铁观音吗?你有没有带?我很想喝口茶,但是家人没办法进来。”她回酒店后特地将仅有的几包茶叶送给老伯。老人拿到茶包时的笑容,至今仍留在她的脑海中。
有人说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武汉人感恩的心。24岁的潘诗娜依然记得方舱医院210床大叔出院时,突然抹起眼泪:“我都舍不得走了,你们对我们太好了,这一走,还不知道你们长什么样,以后也不一定见得到……”
柯巧红护理的患者周叔叔,特地加了她的
微信,还录制了一个感谢的视频,让她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让吴萍萍暖心的是,咽拭子采集时大多数要呕吐的病人都会尽量自己捂住嘴巴或找垃圾桶避开医护人员。临别时,郭龙燕特地与驻地酒店工作人员杨大哥合影留念。刚到武汉时,她的手机突然坏了,“失联”了4天。是杨大哥看出她的“不对劲”,主动询问,还帮忙辗转买到一部二手手机。
队员谢树淮记得有次查房,一位阿姨沿走廊一直追着问各种问题。原来,阿姨的爱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已经去世,她很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家人。谢树淮耐心地给她解释,并鼓励她说,“阿姨,您看外面,春天已经来了,樱花也开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谢谢你啊谢医生,这么耐心跟我解释,到时候疫情过去了,来武汉我请你吃热干面!”阿姨望着外面,开心地笑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这是热干面对铁观音的告白,是闽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