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建国道,也就是管道局医院南门对面,在20年前(1996年)有家普通到只有五张桌的一家东北菜馆儿,说白了就是过去咱经常进出的小苍蝇馆子,每次到饭点儿小小的屋子被沸腾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很多前来就餐的客人们像在肯德基快餐店般的在桌前守候,可谓一座难求,老管道局的住户无人不晓这家小店有几道小炒在这条街炒出了名堂,店主王老板之前是个汽修工人,在汽修行业混迹四年之久,眼瞅着马上要出师了却忽然做了厨师,这个行跨确实有点儿大,今天老倪带各位食友重新认识一下二十年的老店——新开源。
新开源这个名字在廊坊人心里也是老字号了,新店上下三层
在建国道东头,挨着鸿顺楼,来个地图更人性化一点,你说呢
晚上看起来是不是更帅
一道菜炒了20年
锅包肉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它外焦里嫩、脆而不腻、嚼劲儿十足的口感,但这一道菜一个人炒了整整20年,甚至他和这道菜的接触时间要大于陪家人的时间了,一件事儿做到了极致会被人形容为变态,但只要把一件事儿做到变态了才能在众事儿中出位,是的,看着王老板将刀下的里脊切到厚度一致后,还会用刀背轻轻的给每片里脊敲打按摩,在他敲打时我心里默默数了数,每片里脊用刀背大概敲打15下,每片肉反复敲打两回,一共十片,400多个敲点,所以您尝到它的第一口会很带嚼感,做好每一步扎实的细节才是品质的保证。
今天咱先不看环境,先来找回记忆里的那道锅包肉,王老板这道菜做了20年
选用上好的里脊肉切片,肉片不能太薄,要不然做出来吃不出肉的感觉
切肉的同时,其他菜的原料也准备好了,即使原材料摆盘都这么讲究
这个过程也是我最佩服王老板的,这一步顾客是看不到的,不管敲不敲,少敲几下没人看到,但是王老板依然耐心的去做,这也就是所谓的匠心精神了吧
你们炒你们的菜,我接着敲,这是一个餐饮人的执着
挂糊也不是直接倒进去,而是一点一点的分多次淋上去
然后继续给肉按摩,让肉的口感更嫩滑
老饭店的油品质没的说,用几次就会倒掉换新的,保证口味和健康
用手一片一片的下肉入锅,既能把肉展开又能感受油的温度,做个厨子真的不容易
炸的时候严格控制火候,老了就不好吃了
这是一个需要非常认真和有耐心的过程,稍一走神,可能就火候过了
炸好肉以后,开始炒糖,这个只能看大厨做了,我自己在家做了好几次,没一次成功过,王老板说这个就是全凭多年的经验
把肉倒进锅里,放上葱丝香菜各种点缀快速翻炒几次
装盘,出锅时的香气已经闻的忍不住咽口水了
一盘大家都吃过的锅包肉,在这里回归到20年前的味道,这就是传统的味道
要干就干到底
老店在建国道的局部改造中被列在了规划范围内,这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给这条街都像覆盖了层霾,王老板很心痛,周围经常来店的老客们更心痛,包括管道局上学的学生都忽然吃不到地三鲜外加一碗米饭的经典组合了,当时店里的服务员都是跟着王老板打拼七八年的老员工了,大伙都在焦急的看着他,王老板当时心想:“我要么就不干,要干就要干到底!”于是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把一间更大的新店盘了下来,王老板说当时开新店很多乡亲朋友都帮了不少忙,他每天还是亲自上阵亲力亲为,每周只要自己积攒了些活钱马上还给帮助他的每个人,他自己说:“我最怕欠债,睡觉都不踏实,尤其人情债,我得想办法还了。”
为了食客和朋友,盘下了新店,老板带头亲力亲为
有压力,但是也有动力
进店后一楼非常宽敞,店面面积1500多平米
还有小舞台,这里可以适合公司年会,宴请,
婚庆这些人比较多的聚会,还能表演点小节目
舞台上灯光音响都很齐全,要求不高的可以直接使用
大厅里除了四人小桌,还有八人十人台
一楼的点菜区,典型的东北风格,菜品名称价格和照片都一览无余
鱼当然也必须是活的才行
你再敢歪着眼看我别怪我不客气哦
特色的压锅一绝,店主对传统菜品情有独钟
还有东北最出名的炖菜,大铁锅炖出来才有味道
酒水价格和超市一样?那真是省了不少事
炒菜的艺术
新开源的后厨老倪亲自进去参观,七八个锅灶翻滚着旺火在各位厨师的颠勺中显得格外脆响,这种集体炒制的氛围很融洽,虽然每个厨师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每一个节点都是那么收放自如。廊坊其实真格做炒菜出位的馆子真屈指可数,大家也知道炒菜的大厨在餐饮界属于价值最高的,因为除了综合性的厨艺以外,最主要的是掌握火候,我当天试吃时一再要求王老板亲自下厨,想尝尝20年前那道经典的锅包肉,他很久没有穿上厨师的盛装了,戴厨师帽的时候我忽然感觉他又回到了20年前的感觉,人也一下显得格外精神起来。
店面大了,当然事也变得更多了,王老板平时坐在办公室也是闲不住
但是后厨的事还是要亲自负责,穿上厨师的衣服
围裙也得系上
戴上帽子的一瞬间,食神附体,也看的出王老板是真心喜欢美食
王老板享受后厨的时间咱继续转转二楼三楼的包间区
面积有点大,还好有服务员,要不然容易走丢
包间里装饰的风格和店内风格一致,都是传统的感觉,但也很有档次
还有人少一点的小包间
当然也有这种连在一起的包间,以后再人多了聚会就有地方了
还有豪华大包间,请朋友吃饭绝对有面儿
屋内古朴造型的摆设很有文化的厚重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文化还是很有感情的
还是以前的味道
我尊敬两个行业,一个是电视圈的摄影师,在拍节目时那股子专注的神采特别彰显敬业风。再有就是厨师,在挥勺颠锅的舞动下好像食神附体般炫酷,前者能拍出精彩的节目,后者能炒出精致的菜肴,两者虽说行业不同,但其中的精髓还是大相庭径。今天试吃的小伙伴们在王老板耐心的讲解每道菜的特点时吃得盆干碗净,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出就是以前的味道,还有一位试吃员说这儿有家的感觉。是的!老店就是有老店的味道,装潢还是10年前的风格,服务员都是熟悉的面孔,您每次来这儿都像回到了以前最熟悉的地方,似曾相识又似曾怀念,夹筷子锅包肉,一块儿吃不够!
最后咱们当然还是推荐几款好吃的菜,这个炒了20年的锅包肉必不可少
每个人都有点情怀的京酱肉丝,还是那个味儿
辣子鸡,和雾都辣子鸡不太一样,吃起来很过瘾的
小蘑菇炒的很赞,健康也是现在必须要追求的
眼瞅就快过年了,来一条年年有鱼图个好彩头,大锅炖出来的鱼肉非常入味
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下饭利器
还有这个菜,或许应该叫主食,煎饼卷上油条蔬菜抹上酱,要是早上能有一份这个早点,一天都开心了
一道没有调料和油的水煮虾,不蘸料都很鲜了,痛风患者还是要酌量
非常爽脆的一道菜,是什么做的,留个悬念吧,看谁能猜得到
一道拔丝红薯上桌后成了焦点,因为这是一道看似简单却又不那么好做的菜,能不能拔出丝很考验厨子
老倪先来拔一个,够长
美女忍不住也来拔一个,比你的不短吧
我直接拔到门外,看你们还比
拔丝拔的又饿了,来张焦黄酥脆的大饼
盒子是这辈子都吃不够的了,这一盘最后一个都没剩
这一桌传统的老味道让你想起了那段属于你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