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把杂交水稻的种子“印刷”在纸上,再平铺到田地里,经过半个月的培育周期,就可以进行机插杂交水稻育秧。近日,在岳阳县公田镇细冬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操作着“3D”印刷机进行播种,助推春耕生产,促进水稻增产增收。走进细冬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在拌种、播种、补水浸透盘面土,新型的水稻育秧技术生产线通过将精选后的种子打印到可降解纸上,再采用种子包衣、定位播种、泥浆育秧等先进技术培育适龄壮秧,正好符合现在大量普及使用的插秧机作业特质,极大地减少了漏插、过密等情况,可实现“一粒谷、一根苗、一蔸禾”的高产目标,稻田每亩产量预计可增加10%。细冬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洪波:我们引进印刷、排位、播种技术,节约种子,主要是节约种子,一亩地大概节约种子3斤左右。细冬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岳阳县首个利用“3D”栽培技术的育秧地,如果经过前期试验取得成功,下一步,该县有望从种粮大户开始推行,并逐步在全县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