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省义务植树活动在省市县乡村同步举行。贵阳贵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了市直机关各单位干部职工及各界群众6000余人在各植树点挥锨植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屏障。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已成为贵阳市干部群众每年春天的惯例。一次次令人难忘的扶苗培土,为建设绿色贵阳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日,活动现场热火朝天,党员干部挥动铁锹、锄头,挖树坑、培新土,种下了树苗。随后,大家又仔细地浇水、施肥、拍实泥土,新栽植的树苗迎风而立,为贵阳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春色。国土绿化切忌分散,环境保护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近年来,贵阳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绿美贵阳行动,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植树造林、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理等工程,共计完成营造林173.2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5.5%提高到2020年的55%,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的名片熠熠生辉。贵阳市林业局造林绿化处负责人欧辉表示,参加义务植树,不仅是履行义务,更大的意义在于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让每个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不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为现实图景。“绿色是贵阳市的底色和本色,生态是贵阳市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欧辉说。播绿更需护绿。贵阳市在林业资源有效保护方面,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划定全市林业生态红线。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和采伐乔木林及连片森林。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对全市自然保护地情况开展深入调查,编制完成《贵阳贵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印发《贵阳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6-2030年)》《贵阳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红枫湖、百花湖和岩鹰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建成湿地保护小区15个。此外,贵阳市还着力发展竹、油茶、花椒、刺梨、元宝枫、国家储备林等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及苗木花卉基地15万亩,林下种植、养殖利用林地面积5万亩;规模以上林产品加工企业5家;森林生态旅游及康养产业等利用森林面积50万亩,森林康养基地11家(国家级4家、省级7家);林业龙头企业19家(国家级1家、省级16家、市级2家),建设花椒、棕榈、皂角大型精深加工基地各1个,打造和提升以贵阳为集散地的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业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2亿元。每年按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等林业惠民资金,累计完成兑现41007.9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884户12645人,为推动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和清零做出了贡献。下一步,贵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强省会”五年行动机遇,围绕构建“一核三廊四带、两湖九河千园”自然生态系统格局,以全面实行“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开展,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